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

開計程車還是王子

封面設計讓這本書顯得無深度也無需認真看待

我真是什麼都看,某天在坐小黃時看到司機在前座掛著的塑膠椅套上的廣告,回家我就買了計程車王子這本書。

想看的原因很簡單,計程車司機是我一輩子也不會體驗的職業,而代表企業家第二代的王子生涯更是離我遠之又遠,最後就是,落破少東重振企業榮耀,聽來很有戲劇張力,可以滿足我這普通上班族的窺奇心態。

很快兩天就看完,結果整本書很專注的在王子開計程車這件事情上,對於王子(日本交通二代接班人川鍋一朗)如何拯救負債高達一千九百億日元的日本交通這件事情上,並沒有多所著墨。而計程車司機雖然的確會是遇到形形色色的客人,體驗人生百態的職業(看手塚治蟲的午夜計程車就知道了),但王子的開車日記只能讓人下一個“誠懇“兩字的評語,甚至有一章讓我迅速跳過的“東京開車捷徑“的筆記。

唯一一點讓我想記錄這本書的原因,反而是書裡一段極小的插曲。川鍋一朗某次恰巧載到他在進入家族企業任職前,在麥肯錫顧問公司工作的同事,因此川鍋回憶起自己在麥肯錫時,極其痛苦與壓力沉重的往事。身為日本菁英(日本慶應大學,美國西北大學MBA)的川鍋,在麥肯錫任事時並非得心應手,駕輕就熟,反而一直處於無法掌握顧問工作的型態而表現不佳的低潮,甚至曾經因為工作壓力休了長假(真好,身為王子還是有優勢的),之後重回麥肯錫和主管懇談後,認清自己不適合這種幕僚型式的工作,於是還是辭去工作,回到日本交通。

雖然我們沒有家族企業撐腰,不能不顧慮薪水隨意的休假,或是輕鬆的轉換工作,但是,就算是出身時就擁有優勢的王子,也是要認真審視自己的長處與能力,選擇真正可以發揮自我天命的工作。

當然我不知道王子的天命是否就是統率創業80餘年的計程車王國,而且川鍋進入日本交通初期,選擇了成立專攻高消費族群的子公司,最後落得失敗收場,只能回來接手負債累累的總公司,開始長期與往來銀行交涉與資本重組的艱困奮鬥。面對這樣的挑戰與困境,川鍋是從中得到自己的存在意義或人生價值,或是只是不得不為之的家族傳承,這些心境上的變化我一點也無法想像(書裡只是不斷的開計程車呀),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,他找到了一個位子,踏實的作了一些事,也讓一些改變發生,過程中他必需不斷的選擇,選擇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式,包括這個現場主義至上的親身開計程車找出下一步的方法。

格局雖然大不相同(我們不是公主!),但某些人生抉擇的場景或許接近;選項雖然也不同(不論是種類或是數量),但心裡主觀感受到的困頓與束縛,也有可能類似。而我們在自己的階層上,總是有我們可作的選擇,而且在這個自由下,客觀的認清自己,而不只是被外界評價。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