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

2013/9/8

今天終於完成對托的諾言,從一大早就出門,讓她陪我吃了兩攤早餐(涼麵,外加慢的要死而且常出錯夫婦的蛋餅與水煎餃),小小的逛了市場,然後從容的拜拜,上饅頭山遊玩。準備入秋,氣溫下降,小山上風頗大,陣陣吹過激起群樹搖曳,陽光下我瞇著眼睛迎接與枝枒樹葉中篩選落下的光線,聽著我最愛的山林波濤聲,實在很舒服。

對,我就在椅子上躺下,而且旁邊還用iPhone放王菲哩(雖然現在是白天無明月,但我覺得此時“但願人長久“是最對時對味了),旁邊不時經過運動的老人(我發誓,我躺著期間真沒年輕人經過),沒人多看我一眼,而且不少繞山快走的老人,自己就帶著一台小收音機,放著台語電台的歌曲。

當歐巴桑真是自在呀!


以下,繼續記錄20世紀繪畫特展認識的新畫家。之前的羅蘭桑被嫌過於簡單柔和,接下來三位則都是野獸派畫家,興許可得到共鳴。

勞爾‧杜菲
法國畫家,從印象派,立體派,最後以野獸派畫作成名。

巴黎(四連屏)
每一屏中都有一個巴黎著名地標,以及一朵代表的花朵,只是是哪些花?為何是這些花?我不知,反正地標我也只認得巴黎鐵塔。說實話我覺得這幅畫非常像商業作品,但是,當然是非常高明又傑出的商業作品。


莫依斯‧奇斯林
原籍波蘭,後流亡至法國,成為當時窮不拉幾的“巴黎畫派“一員,和夏卡爾是好友(一定要提一下因為我喜歡夏卡爾)。其實奇斯林似乎不是太知名的畫家(我是說,以Google告訴的資料量來看〕,但因為以下這幅畫我還是記錄一下。


桌邊的窗子(聖托佩)
畫家眼中的南法向晚時光,在擺放晚餐的桌子從窗戶向外望。不知為何,我對類似的創作都很著迷,我覺得這似乎是凝結了時間,永遠保留那一刻的溫度,氣味,還有光線,然後那個時間的記憶,就能掙脫時間的束縛,來去自如。


法國康納蒂小姐
這位小姐據說是當時的巨星,演過聖女貞德,但因為導演要求她真實演出貞德受苦禱告的過程,讓康納蒂小姐拍完之後就說老娘不幹了。這幅畫就有一種老娘不是好惹的感覺。


接下來應該是梵東榮,但我發現,我完全不記得他展出了什麼畫,所以…,就來放一下野獸派始祖亨利‧馬蒂斯的畫吧。

野獸派
為了這一連串和雷諾瓦同時展出的野獸派老師,我終於查了野獸派為何總跟印象派同路介紹,原來是因為野獸派承自於印象派的色彩理論,將後印象派的梵谷、高更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,不同講究透視與明暗,也不講求遠近比例採用平面構圖,脫離自然的摹擬。
比較有趣的是,諸位野獸派畫家還分為水彩野獸(前面提到的杜菲),聖經野獸,風景野獸等等,讓我想到霹靂星球爆炸了跑出來的霹靂貓們。


繫領巾的女子
其實馬蒂斯最知名的畫作都不在POLA,所以這算是認識畫家的方方面面。這幅畫讓我佇足良久是因為那配色與打扮,馬蒂斯先生真是具有時裝天份。

什麼畫一放出來就知道是馬蒂斯呢?同場加映,世界名畫:舞蹈。


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

2013/8/31

從去年暑假就跟著學生假期猛看展覽,有的不錯有的差勁,只是每次看完之後都想著:哇我學到好多,應該記錄學習成果。結果當然沒有行動,現在都忘光光了,所以今天,看完暑假最後一檔的「幸福大師-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特展」之後,我決定立刻寫下我認識的新東西。

其實到了現場才發現,主要的展品都是日本箱根的POLA美術館館藏,而主題其實是二十世紀繪畫特展,雷諾瓦只是其中相對較有名氣,展品較多的大師,但同時還有很多同樣時代的印象派或野獸派畫家,也因此,我最大的收獲其實是認識了新畫家,例如我最喜歡也很難得的女畫家羅蘭桑,杜菲,奇斯林,梵東榮等。

雷諾瓦

一般都以為是印象派畫家,其實一開始深受古典主義影響,再加上父母皆為裁縫師,耳濡目染之下,雷諾瓦早期以精緻而裝飾優美的人物畫與靜物畫著稱;而在中期之後重新在古典大師畫作中找尋靈感,所以結合古典畫風與印象技法(人物線條健美充感肉體美,但背景以印象派畫風處理光影效果),帶動新古典主義,此時開始投入裸體人物的描繪,他曾說:「如果一富(裸體人物)畫沒有讓人想伸手去摸,就不算完成」,而他真的作到了。他啟發許多後期的畫家例如畢卡索,馬締斯,以及上述畫家,而他自己也有被影響到色彩運用,明亮奔放。

雷諾瓦一直認為繪畫是為了帶來快樂,展現生命中的美好,他創作了許多優美典雅的女子肖像畫,其成就讓畢卡索(應該是吧?不大確定)曾盛讚女人都想成為雷諾瓦筆下的女人(大意如此),浪漫,柔美,如夢似幻。花卉,風景,宴會,也都是他表達美麗,愉悅的主題。

所以其實我對雷諾瓦沒太大感覺,因為離那個法國的美好年代太遙遠的關係吧。不過幾幅經典畫作的確還是令人難忘。



戴蕾絲帽的少女
這是這次的重要展品,現場看真的很驚嘆衣服質地的處理(雷諾瓦很擅長使用珠光顏料,所以他的人物與花朵都有不可思議的光澤與折射),少女神情的微妙細緻(肌膚勝雪呀)。


安麗歐夫人
這是雷諾瓦頗喜愛的模特兒,雷諾瓦以她創作十幾幅作品,但據說經過考究,女演員安麗歐並非長的如此美麗,下巴,有點長。而畫家眼中的她倒是蠻像安海瑟威的。

沐浴的年輕女子
一開始雷諾瓦試圖以新技法創作裸女圖時據說不獲好評,被評為線條生硬不自然,但這幅作品顯然已經確定他的地位,也就是說,我的確會想伸手去摸。


陶罐
這也是一幅現場看相當驚人的畫作。我向來不愛靜物(其實是看不懂),但這幅畫的光影深淺,空間遠近,色澤濃淡,在畫家的創作之下,從不同角度看都有其立體深度,雖然我還是看不懂靜物,但真心的為這幅畫佇足許久。





上為「煎餅磨坊的舞會」,下為「船上的午宴
這兩幅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經典畫作,都不是POLA美術館的收藏,所以只是貼來讓自己玩連連看。

雷諾瓦到此結束。以下才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獲。


瑪麗‧羅蘭桑

法國女詩人與畫家,為市議員私生女,所以有個不快樂童年,長大後進美術學校就讀,之後結識畢卡索,詩人阿波里內赫等藝術家組成「洗滌船」社團。和詩人阿波里內赫談了5年的戀愛,最後還是分手,雙方各自婚嫁,羅蘭桑嫁給一個德國人,因此在一戰時被視為間諜流亡西班牙,此時保受婚姻的折磨與被迫放棄巴黎生活的痛苦,她和一位藝術家之妻發展出同性之愛,最終她離婚回到法國,開始多方發展,寫詩,作畫,設計舞台服裝,但之後事業走下坡,孤獨以終。



維倫琴‧特希爾畫像
就是這幅畫吸引我的目光,完全不像那個時代的風格,輕緩的筆觸,柔軟而纖細的身體線條,再加上碩大的黑眼珠所營造出似痴呆又似憂愁又似若有所思的神情,讓人想到現代的的漫畫/動畫(我看到有人說這是為了表現那個時代的女性地位,被動而不被尊重),我想日本人一定愛死她了,而我那時還不知道她是個女畫家。(Update: 根據後來找到的資料,日本人果然很著迷她的畫風)




Portrait of a young girl with dog 
她的畫作裡常出現動物,特別是狗,這點也吸引我的注意。看那隻小黃狗!童趣的筆調不合時宜但又讓人忍不住揣想畫家的思緒。

以下都不是本次展品,而是我特別上網找的。


Portrait de Mademoiselle Chanel
這畫中的主角是鼎鼎有名的香奈兒女士(以及又一隻狗),但被退件了,原因是香奈兒認為這幅畫不像她,我覺得香奈兒女士太嚴厲。


Three Creole Women
三個?我猜這是截圖。這畫讓我想到藍鬍子的故事。


The Kiss
我自已幻想這是為了她的同性愛人畫的。


Femmes au chien
女子與狗的意思。羅蘭桑在描繪女性時,常常是2個或3個女人同時入畫,這點也與當時的其它畫家有很大的不同,和小狗一樣,讓我對她更加好奇。


Self portrait
和她筆下的女性相比,羅蘭桑的自畫像雖然然有脈略可尋,但明顯氛圍不同,這或許就是畫家主觀的世界與自我認知的差異,不過這是我的猜測。

本來想快快的記錄,結果還是搞了一小時,其它畫家有空再說。

找到一個很用功的blog,之後可以參考。